诗乡—杨伟杰、沙泾珊的大湾区国乐情怀音乐会 | 2025“艺述”湾区演出季

2025年4月30日(周三)20:00
公益票 180
深圳滨海艺术中心 多功能厅
演出详情

开售时间:

2025年3月11日(周三)11:00

 

 

 购票特惠: 

*适用所有优惠券,可与任意折扣叠加,限微信购票使用。
*本场演出设少量公益票(每认证账号限购1张,全网开售起售),详情请点击公众号-一键购票-公益票。

 

 

 演出时长:  

*总时长约105分钟,含中场休息。
*一人一券,1.2米以下儿童谢绝进场。

 
 
 
 
 
 
 

2025湾区之声青年室内乐音乐季

诗乡—杨伟杰、沙泾珊的大湾区国乐情怀音乐会

 

青年笛手杨伟杰原创《诗乡》

成首支港澳民乐独奏国基项目

携手沙泾珊打造原创金奖音乐会

 

这场横跨经典与现代的岭南音画

以竹笛清音为纽带,演绎湾区文化基因,

献礼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融合新篇章

 

【演出介绍】

本场音乐会由中国首位竹笛表演艺术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杨伟杰与著名弹拨乐演奏家沙泾珊伉俪领衔主奏。音乐会名称“诗乡”,取自杨伟杰荣获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之同名作品。

 

杨伟杰为中国香港土生土长的笛箫演奏家,自幼在港学习笛箫,先后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演艺学院,为香港首位竹笛演奏与民族音乐学双硕士,其后赴京留学,成为中国首位竹笛表演艺术博士,是目前唯一一位在国内高校担任竹笛教授的香港音乐家。他多年来专研笛箫演奏,近年曾先后与广东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山西交响乐团等合作。

 

沙泾珊是国家二级演奏员,乃弹拨乐多面手,娴熟演奏琵琶、中阮、柳琴、秦琴,曾任广东民族乐团柳琴声部长达十年,曾与胡炳旭、余隆、张列等知名指挥家成功合作,为业界少见的复合型演奏人才。

 

两位演奏家于2022年4月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成功举办“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音乐会”,并由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同名双CD专辑;8月受邀参演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23家院团联合委约著名作曲家赵麟创作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粤港澳大湾区巡演,担任竹笛、箫和琵琶独奏。

 

音乐会选曲丰富多彩。竹笛曲《诗乡》灵感取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著名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曲作者生于中国香港,祖籍潮汕,对家乡念兹在兹。当年韩愈被贬之地乃曲作者的故乡,诗中所表达之意虽与作曲家现今的心情有所不同,但似乎有着某种连接,而其中的思念之情都是一样的,思念家人,思念故乡。故以诗为引,融合长安与潮汕曲风,利用竹笛与乐队的形式,表达诗中与自身之情感与乡愁,投射出香港同胞与祖国人民血浓于水的深刻情感。琵琶曲《秋影晚霞》和《偃月青龙》均为得奖作品,前者充满粤调韵味,旋律亲切,描绘出广州秋天晚霞宁静怡人,天边霞光绚丽,初秋夜风送爽,树梢掩影成趣的景色;《偃月青龙》以青龙偃月刀的角度描绘关羽征战沙场的一生,与《桃园结义》《羽扇纶巾》同为沙泾珊倾力创作的琵琶套曲《三国》之组成部分,此次音乐会乃《羽扇纶巾》的世界首演,更是《三国》套曲首次全套公演。

 

杨伟杰近年组建粤港澳大湾区音乐组合“粤乐集结号”,成功策划多场音乐会,并得到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大力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巡回演出。作为“粤乐集结号”的团长与核心成员,两位演奏家也将合演广东音乐《连环扣》、琵琶独奏《平湖秋月》以及杨伟杰创作的《粤竹》。

 

音乐会邀得中国香港著名钢琴家郭家豪博士担任钢琴伴奏。

 

 

【曲目单】

* 演出曲目以实际演出为准

 

低音笛与琵琶《花泣》

张维良曲,沙泾珊订琵琶指法

 

琵琶独奏《秋影晚霞》

沙泾珊曲

 

导赏(杨伟杰)

 

琵琶套曲《三国》

琵琶与钢琴〈桃园结义〉

琵琶独奏〈羽扇纶巾〉

琵琶独奏〈偃月青龙〉

沙泾珊曲,江赐良配钢琴伴奏

 

—中场休息15mins—

 

 箫与琵琶

《逍遥》江赐良作曲 

 

 竹笛与琵琶《粤竹》

杨伟杰曲,黄学扬配器,沙泾珊订琵琶指法 

 

导赏(杨伟杰)

 

箫与秦琴《连环扣》

广东音乐,严老烈改编 

 

 

《禅院钟声》

崔蔚林曲 

 

导赏(杨伟杰)

 

琵琶独奏《平湖秋月》

吕文成曲,康锦添改编

 

竹笛与钢琴《诗乡》

杨伟杰曲,江赐良配钢琴伴奏

 

 

 

【艺术家简介】

 

杨伟杰 竹笛、箫

中国首位竹笛表演艺术博士、竹笛表演与民族音乐学双硕士、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获得者。现任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竹笛表演与民族音乐学方向硕士生导师、青年拔尖人才。兼任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中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教育发展联盟副主席、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香港艺术发展局审批员、香港天籁敦煌乐团艺术顾问、粤乐集结号团长兼艺术总监。

 

祖籍广东普宁,于中国香港出生成长。2018年获中国音乐学院颁授艺术学博士学位,师从笛箫大师张维良教授。早年在香港演艺学院接受专业音乐教育,200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随张向华老师习笛,获甲等荣誉音乐文学士学位,并免试直升研究院,随曹本冶、J. Lawrence Witzleben、余少华教授攻读民族音乐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其后在香港演艺学院随孙永志教授攻读竹笛演奏音乐硕士学位,为香港首位竹笛演奏硕士,同时留校任教。曾先后随李镇、曾永清、黄金成、蒋国基、马迪等名家习笛,并分别随张振涛、余其伟、王建平、王培瑜教授研习中国音乐史、粤乐艺术、昆笛演奏、潮乐演奏。主要从事竹笛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竹笛表演艺术、民族音乐学。

 

曾在中国香港、北京、上海、台北、西安等地举行过十多场独奏会,并曾与著名指挥家张列、王甫建、叶聪、麦家乐、钟耀光、叶和中、顾宝文、侯丹平、刘炬、刘沙、林大叶、景焕、张镇以及广东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新加坡华乐团、香港城市中乐团、台湾爱乐民族管弦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山西交响乐团、香港寰宇交响乐团、俄罗斯萨马拉爱乐乐团、香港管乐协会专业导师管乐团、华南师范大学民族管弦乐团和交响乐团合演多首大型竹笛作品,其中更曾与广东民族乐团五度合作,与上海民族乐团三度合作,乃首位中国香港出生的民乐演奏家受邀与内地顶级民族乐团合作演出。

 

为《听赏音乐中国》(香港大学出版社 2019)、《中国音乐导赏》(香港商务印书馆2009)作者之一,担任香港中乐团《中乐无疆界—国际作曲家高峰会论文集》(2017)主编,并于《人民音乐》、《音乐探索》、《音乐周报》、《亚洲周刊》等多份期刊和报刊发表过数十万字的学术论文与音乐专题文章。应邀担任2020年第五届北京竹笛邀请赛暨首届北京箫邀请赛、2022与2024年首两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2023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香港选拔赛评委等。

 

2011年被《中国竹笛》杂志评选为十二位“最具魅力青年笛子演奏家”之一,2014年获 “北京竹笛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2019年获香港音乐及舞蹈界联会颁发“杰出音乐家大奖”,2024年获《亚洲周刊》颁发“全球杰出青年领袖大奖”。曾受邀录制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栏目,自2017年开始策划“粤乐集结号”系列音乐会,携手多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音乐家,推出多场跨界粤乐演出。近年涉足笛乐创作,作品有《粤竹》及《诗乡》。2023年由中国唱片集团出版发行“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双CD专辑, 并于2024广州影音展中获“2023年度发烧天碟榜最佳艺术奖”。2024年,《诗乡》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乃第一首由香港音乐家创作的中乐独奏曲获此殊荣。

 

目前是华南师范大学最年轻的民乐正教授,也是唯一一位在内地担任全职竹笛教授的中国香港音乐家,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院校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近二十年。自2019年12月被引进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以来,所教授的竹笛学生在多个国际级、国家级、省市级器乐比赛中获得过百个奖项,连续四届本科生获音乐学院优秀毕业论文,2022年组建华南师范大学“勷勤竹风”竹笛乐团,2023年7月获华南师范大学第十二届教学成果奖。

 

杨伟杰所用之竹笛由中国著名制笛师、“长安笛箫、尺八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万强于丙申至甲辰年间特制,由西安涤心坊提供;所用之木箫为广东省非物质遗产(箫笛制作)传承人郭大强于乙未年间特制,由广州粤声郭氏笛箫社提供。

 

沙泾珊 琵琶、秦琴

琵琶、阮、柳琴、秦琴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她的演奏音色甜美,感情细腻,气势磅礴,风格独特,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当代中国民族器乐领域最出色的优秀演奏家之一,是一位融合四种乐器于一身的代表性领先人才。

 

创作琵琶组曲《三国》共三个乐章:《桃园结义》、《羽扇纶巾》、《偃月青龙》。其中第三乐章《偃月青龙》荣获“敦煌奖”琵琶独奏、重奏新作品展评银奖。创作琵琶独奏曲《秋影晚霞》获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音乐新经典工程”原创民乐新作品征集活动评比,颁发“优秀原创作品”,荣获2022年度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曾发表《浅析阮的表现手法》、《民族弹拨乐跨专业演奏实践初探—以琵琶、阮、柳琴为例》、《浅谈两首以唐代诗人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为题而写的弹拨乐作品》等论文。2023年由中国唱片集团出版“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双CD专辑,并于2024广州影音展中获“2023年度发烧天碟榜最佳艺术奖”。

 

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柳琴•三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广东民族乐团柳琴声部首席兼琵琶、阮、秦琴演奏家。

 

多次荣获全国琵琶、阮专业比赛大奖。从2004年起在广州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至今,已累积超过20场个人和联合音乐会,获得一致好评。2017年9月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成功举办“江月琴声—沙泾珊琵琶、中阮、柳琴演奏会”;2018年7月在香港大会堂演奏厅成功举办“长安古韵—沙泾珊阮乐演奏会”,同年8月与杨伟杰携手江赐良执棒的台北琴园国乐团在台北两厅院演奏厅成功举办“箫遥琴思—杨伟杰、沙泾珊联合音乐会”;9月与杨伟杰携手张列执棒的山西交响乐团在太原市青年宫成功举办“三晋风.粤港情—交响国韵荟中秋音乐会”;2020年10月受邀参演保利·华南粤港澳优秀剧目展演季,在东莞、珠海、惠州、深圳巡演四场“箫遥琴思—杨伟杰、沙泾珊笛箫与弹拨乐音乐会”; 2022年4月在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成功举办“听粤—杨伟杰、沙泾珊与广东民族乐团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侯丹平执棒;8月受邀参演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23家院团联合委约著名作曲家赵麟创作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粤港澳大湾区巡演,由著名指挥家林大叶、景焕指挥深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联合演出。2024年与青年指挥家葛亚南执棒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首演她的原创琵琶作品《桃园结义》。

 

四岁开始学习柳琴、琵琶,先后师从星海音乐学院殷惠麟教授、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锦龙教授、中国戏曲学院曲文军教授、中国柳琴之父王惠然教授,后随华南师范大学宁勇教授学习中国阮咸演奏技艺,近年也随著名琵琶演奏家汤良兴教授深造,并随粤乐名家黄鼎世老师学习广东秦琴。

 

曾应邀担任2019爱•乐国际音乐大赛、2023新时代出彩少年•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 2023第十届香港国际音乐节、2023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音乐周评委。历年来曾多次与著名指挥家胡炳旭、余隆、张列、洪侠、郭哲诚、刘江滨、陈志升及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台湾国乐团、高雄市国乐团等合作演出,并应邀出访奥地利、德国、瑞士、比利时、捷克、法国、英国、南太平洋多国、东南亚多国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演出,深受海内外专业人士的好评。

 

郭家豪 钢琴

钢琴家郭家豪曾在北美及欧亚多个城市献艺。他曾四度在陈其钢的钢琴协奏曲《二黄》里担纲独奏,获乐评称誉“细腻精致”,亦曾在唢吶演奏家郭雅志的专辑《城市畅想》里担任钢琴合作,及与加拿大钢琴家黄俊肇推出钢琴合辑《Scherzando Piano》,被美国经典古典音乐杂志《Fanfare》佳评为“有意思及具力量的演奏”。

 

郭氏先后获伦敦圣三一学院钢琴演奏院士文凭、印第安纳大学钢琴演奏硕士,及辛辛那提大学钢琴演奏博士。他现为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内唯一同时教授钢琴及古键琴演奏的导师,亦先后担任香港大学音乐系钢琴导师、澳门理工大学全职音乐讲师及硕士生导师等,也曾于多所知名学府教授钢琴大师班。作为港澳首批获颁“施坦威荣誉教师”的钢琴教育家,郭氏经常跨足翻译、专栏文章写作、电台节目主持及音乐评论等。


购票须知

​1、演出票是观众进入剧场观演的唯一有效凭证。所有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换、不记名、不挂失、不补办。请购票人务必妥善保管演出票,如因个人原因不慎将演出票丢失、损毁或遗失副券均无法进场观演。

2、选座购买请于15分钟内完成支付流程,否则座位将不作保留。

3、下单成功后,可凭取票码(电子票)至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售票厅的自助取票机兑换纸质票。

4、一人一票入场,凭票进入相应楼层,对号入座,严禁跨层入场。

5、请观众提前半小时入场,迟点可能会错过部分演出,须听从工作人员指引,有序进场,就近入座。

6、请勿将食品、有色饮料带入剧场,矿泉水允许带入剧场,请自行妥善保管。

咨询及服务热线:0755-23305639

我司提供增值税电子发票,如需开具,请下单时准确填写发票信息,并致电票务热线 0755-23305639 凭订单号提出开具发票需求,我们会于5个工作日内发送电子发票到您的邮箱

优惠政策说明
使用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