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乐章《长安古意》 卢照邻
第二乐章《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古琴&吟诵:杨一
第三乐章《将进酒》 李白
朗诵:关栋天
第四乐章《桃源行》 王维
英国管:周萌
第五乐章《琵琶行》 白居易
朗诵:濮存昕
第六乐章《边塞诗六首》
念白:韩鹏飞、陈艺心
第七乐章《长恨歌》 白居易
朗诵:张国立

*往期精彩剧照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有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唐诗,就是当时的微博。
唐代的诗人,就是当年的现代人。
爱好喝酒、喜欢写诗的他们不仅是古人,更是和爱喝奶茶、常发朋友圈的我们一样,都是“当代”人。虽然相隔千年,但我们命运相通、思想相近,都处于复杂的事件和关系之中,充满丰富的情绪和诉求,对自己和国家的命运怀有远大的抱负和责任心,并且我们都希望通过诗歌或朋友圈等社交媒介,发表、吐露内心的想法,渴求世人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作品《绣口一吐,半个盛唐》的创作目标,就是将这些唐朝诗人“带到”现场,使在座的各位听众与他们“共情”“共舞”“共歌”“共饮”,建立跨越千年的心灵沟通。
这部大型交响乐是西安交响乐团最新委约作品,以交响乐队为主体,结合多种艺术形式,力求用创新的方式发掘、守护、展现、传递唐诗这一中华文明瑰宝在新时代中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导演:陈薪伊
作曲:孙畅
指挥:秦智峰
声乐指导:朱翊彰
艺术家:张国立、濮存昕、关栋天、韩鹏飞、陈艺心、杨一
演出团体:西安交响乐团、西安交响乐团合唱团

陈薪伊导演
在国家大剧院原创及制作剧目《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兰花花》《图兰朵》《艺术家生涯》《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中担任导演。
著名戏剧家、导演。从事戏剧创作60余年,前30年从事戏曲、电影和话剧表演,之后从事舞台剧导演、剧本创作至今。导演作品近130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特殊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2012年中华文化人物称号、首届国家一级导演职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荣誉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名誉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上海电影集团演员剧团话剧艺术顾问、国际舞台美术联盟荣誉会员。
陈氏的作品连续10届14次获文华奖,其中文化大奖4部,并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及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节、各省市戏剧节等各类戏剧奖项。京剧《贞观盛世》和话剧《商鞅》同时入围中国首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并名列榜首;儿童剧《红领巾》入围第三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歌剧《张骞》、京剧《梅兰芳》获得第三、四届中国京剧金奖;因导演歌剧《张骞》获首届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奖;中国第一届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中,因导演《奥瑟罗》获首届话剧金狮奖;因成功导演话剧《原野》获首届北京人艺、北大方正特邀导演奖;曾为黄梅戏《徽州女人》编剧,获曹禺戏剧文学奖。
2012年,为国家大剧院创排的歌剧《图兰朵》获首届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艺术最佳导演奖;首届上海白玉兰导演奖;首届弘扬中国文化奖;2016年,导演的歌剧《冰山上的来客》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2016年,在《周秦汉唐,穿越香港》演出中,为香港中乐团成功导演了一场非同凡响的交响音乐会;在纪念长征八十周年之际,出色导演了交响剧诗《吁地》;在纪念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之际导演的《哈姆雷特》获得了高度赞誉;2018年,在国家艺术基金歌剧导演人才培养项目中担任主讲导师;2018年6月,为纪念汉剧大师陈伯华百年之际,在武汉汉剧院成功执导原创汉剧《霓裳长歌》,在琴台大剧院成功首演。
陈氏多次赴海外参加各类国际艺术节并进行演讲等文化交流活动,为传扬中国文化作出卓越贡献。

秦智峰
现任西安交响乐团总监、指挥,自幼学习单簧管,曾游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秦智峰于15岁时荣获国际室内乐比赛二等奖,22岁担任青岛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同年任教于中国海洋大学音乐学院并担任校室内乐团指挥。
2012年,他加入西安交响乐团,参与乐团的组建与筹备,2013年起担任西安交响乐团总监,2017年开始,逐步转型兼任乐团指挥。
自担任西安交响乐团总监以来,秦智峰指导并参与乐团音乐季的策划实施,为乐团整体演奏水平的提升规划了明确方向,带领乐团以充沛的活力和凝聚力与国内外优秀指挥、艺术家合作,受到广泛高度赞誉。
除了乐季之外,自2015年起,秦智峰带领西安交响乐团参与、制作和演出多场歌剧和音乐会,包括音乐会版歌剧《托斯卡》、中文版《茶花女》、《费加罗的婚礼》,让西安成为了有歌剧的城市;2017年他带领西安交响乐团、西安交响乐团合唱团,参与陕西大剧院独立自制歌剧《图兰朵》的制作及演出,从此开启西安自制歌剧的大门;他参与制作并执棒的原创唐诗交响音乐会《峨峨洋洋》,将于2020年盛大开演,开启西安交响乐团原创音乐会的篇章。在不断提升乐团整体水平的同时,秦智峰还专注于室内乐推广,并不断探索出新,推出XSO系列室内乐音乐会,让西安市民在家门口就可感受到细腻精致、别富趣味的古典乐盛宴。
如果说西安是秦智峰艺术启蒙的地方,那么游学归来的他更希望潜心扎根于此,带领西安交响乐团用艺术富养这座城市。未来,秦智峰将继续带领西安交响乐团,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以卓越的演出丰富西安的艺术生活,焕新城市艺文生态。

西安交响乐团
西安交响乐团是唯一代表西安的市立交响乐团,是陕西大剧院与西安音乐厅职业驻厅乐团。
在这个特殊的时空坐标点上,新的时代、新的使命,将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在友善、开放、包容的精神下复苏光华;新的力量、新的思想,将令千年古都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改变。西安交响乐团,把经典和创新写进基因。
众多世界级音乐大师见证了西安交响乐团的成长,包括:何塞·卡雷拉斯、里奥·努奇、宓多里、谭盾、王健、安吉拉·休伊特、和慧、郑小瑛、斯蒂芬·霍夫等。卡雷拉斯则在与乐团合作后评价“活力激情,潜力无限!”。里奥·努奇先生评价“我对西安交响乐团追求艺术品质的精神感到赞叹!”王健先生说“乐团在排练以及演出中全情投入,乐团整体风貌国内少有。”
自创建以来,西安交响乐团就坚持实行音乐季制,他们凭着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与专注,以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状态受到所有合作艺术家们的高度赞誉。
2018年乐季,西安交响乐团邀请国内外几十位优秀艺术家共同带来近20场乐季音乐会,沿着古典音乐发展历程,演绎了从维瓦尔第、巴赫、莫扎特,到贝多芬、勃拉姆斯、马勒等这些重要人物的代表作品,这已经是乐团连续第五个音乐季,作品横跨四百年,为观众呈现出异常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11月西安交响乐团在意大利成功地完成了首次国际巡演,这支年轻的交响乐团让欧洲观众充分感受到了来自东方的迷人气质与清新魅力。
除了音乐季外,歌剧的演出也让西安交响乐团的水准获得提升。乐团陆续呈现的音乐会版歌剧《茶花女》《托斯卡》《费加罗的婚礼》《坎迪德》,也让乐团成为歌剧与交响乐领域优秀的两栖乐团。
在2017年10月乐团与意大利歌剧制作团队合作制作歌剧《图兰朵》,令陕西大剧院成为国内首家将自制歌剧作为开幕演出的大剧院。
2018年10月份完成了陕西大剧院周年制作比才歌剧《卡门》的演出,著名乐评家王纪宴评价“这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和艺术水准的大制作,即忠实这部歌剧的演出传统,又有新的诠释,富有新意。”2019年乐团与合唱团将完成陕西大剧院与欧洲三大歌剧院联合制作的威尔第歌剧《弄臣》。
艺术改变城市未来。西安交响乐团坚持进企业、进校园举办各类普及活动,西安交响乐团2013年创办全国唯一公益性交响乐团户外演出,历年户外公演共吸引现场观众超15万人次,CCTV、新浪视频、凤凰网等网络直播累计播放500万+。《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报道:“让高品位的音乐向市民生活延伸。”“西安发布”评论:“西安交响乐团正在改变城市的精神风貌”。

西安交响乐团合唱团
如果说有一种乐器,同时具备天然和丰富多变的特性,那只有人声。因为歌唱,我们传情,达意,抒怀,咏志,令语言更动听,令旋律更可懂。因为合唱,我们凝聚、应和、丰富、和谐,通过歌声的流动释放内心,靠近信仰,也在这流动中达成对彼此的理解与欣赏。
一个城市,需要有一支代表性的合唱团来与世界交流,吸引更多的国外的专业的合唱团体与之对话。这是西安交响乐团合唱团成立的初衷,也是我们的愿景。
我们的成员,由全球各大音乐学院和院团遴选而来,建团与招募的标准,不止于“专业”,更要求“杰出”。我们的表演,也不止于单曲,音乐会,更要用歌声来擦亮舞台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歌剧。
我们深知,唯有职业化,才能让我们唱得更专业,也唯有职业化,才能让我们走得更长远。2017年10月,陕西大剧院落成开放,这也是我们的诞生元年。我们用自制歌剧《图兰朵》来纪念合唱团的诞生。2018年10月迎来了合唱团第二部歌剧《卡门》的巨大成功。2019年9月我们与世界三大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弄臣》空前上演,《歌剧》杂志评论“这是一部现实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具有国际水准的优良制作。”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与西安热爱声乐和合唱的朋友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一起游历过肃穆庄严的殿堂,一起采风于淳朴清新的山野,膜拜文艺复兴巨匠们的灵光一闪,重温流金岁月中沉淀下来的中国经典。
西安交响乐团合唱团将继续以专业的艺术素养,为热爱歌唱的人们带来更高水平的艺术呈现,为城市带来澎湃不绝的艺术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