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子子孙孙永宝用”!
六百多年的故宫,就这么宁静巍然地伫立在北京城中,一群被称为“典守者”的人员夜以继日一代代守护着这座古老殿宇中的每一件珍宝。
甪(lù)端,是故宫中的一座明万历年间的掐丝珐琅香薰神兽,400多岁的他却有着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童心,他想了解更大的世界,他想知道更远的未来。
高小端是故宫宫廷历史部老高的孙子,不同于他的爷爷,生长在信息时代的他更愿意接受短视频带来的碎片化的信息,哪怕身在故宫也不愿亲自走进那些充满历史与故事的大殿。
一次意外的相逢让这两个“孩子”聚在了一起,很快高小端就被故宫厚重的美所征服,他提出了一个属于当下时代的创意——制作“跟着小端游故宫”系列短视频。这在古老的文物中很快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担心自己一旦被拍摄,图片发到网上后就会面临退休的风险,而高小端也在自己爷爷这边碰了壁,他无法理解爷爷那样的典守者们为文物们奉献一生的意义与价值。千百年历史的文物与短短数十载的人生,古典的文化与当代的潮流,面对历史的坚守与对于未来的憧憬,这些都因为甪端与高小端这两个“孩子”在这座古老宫殿的相遇而交织在了一起,见证着一次以“时光”为主题的精彩。
剧中文物介绍
● 甪端:
甪(lù)端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头上一角,足下踏蛇。据说,甪端能够日行一万里,夜行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专为英明的帝王传书护驾。中国古代常以甪端造型制成香熏,陈设于帝王宝座两旁,如故宫太和殿、乾清宫等宫殿均有陈设。甪端护卫在宝座两侧,显示皇帝是圣明的君主,身在宫中而知晓天下事,表达了八方归顺、四海来朝的美好愿望。故宫寿康宫宫廷原状陈列中有一对甪端,采用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制成,俗称景泰蓝,工艺精湛,色彩华丽。
● 金瓯永固杯
金瓯(ōu)永固杯制于清代乾隆年间,是皇帝开笔仪式专用的金质酒杯。开笔仪式于每年元旦(大年初一)在养心殿东暖阁举行,届时杯中盛满屠苏酒,摆放于案上,皇帝亲自点燃玉烛,书写祈求江山社稷平安吉祥的吉语。金瓯永固杯象征江山永固,也象征岁岁年年的祈福。
金瓯永固杯造型为三足、鼎式。三足为象鼻式,十分罕见。杯口沿錾刻一圈回纹,一面中部錾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杯通体錾刻缠枝宝相花纹,花蕊以珍珠及红、蓝宝石镶嵌,工艺精湛,属上乘之作。
● 梅鹊图
南宋沈子蕃缂(kè)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图中梅树老干新枝,梅花绽放,两只喜鹊栖息在树枝上,一丛翠竹点缀其间。此图承袭宋代“院体”画风,画面清丽、典雅,用色丰富,十五、六种色丝巧妙搭配,很好地表现了疏朗古朴的意趣,是沈子蕃为数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缂丝画的代表作。
缂丝是我国传统丝织手工技艺之一,采用“通经断纬”织法,织造细致,技法繁复,耗时长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缂丝工匠不仅需要熟练的织造技艺,也需相当的艺术修养。沈子蕃便是南宋时期的的缂丝名家。
● 平复帖
《平复帖》是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创作的书法作品,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平复帖》共九行、八十六字,是陆机写给一位身体多病、难以痊愈的友人的信札,因其中有“恐难平复”字样得名。此帖是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生动,风格平淡质朴,字体为草隶,即隶书的草写体,较难识读。《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名家墨迹,流传有序,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皆有参考价值。
出品方介绍
●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建立在明清皇宫紫禁城及其收藏基础上,兼容建筑、文物与蕴含其中的丰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所管理的明清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06 公顷,总建筑面积23.33 万平方米。故宫博物院共有藏品186万余件(套),分为绘画、法书、金银器、织绣、铜器、陶瓷、古籍文献、古建藏品等25大类,基本包含中国古代文物所有门类,其中珍贵文物占藏品总数的90%。
● 艺瑞奇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
艺瑞奇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儿童戏剧教育为主体的儿童教育品牌企业,拥有“布谷鸟戏剧教育”“布谷鸟儿童剧”“布谷鸟童声合唱团”“布谷鸟国际儿童书店”“布谷鸟体脑赋能”等核心品牌。专注和深耕儿童戏剧教育多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和载体,融入西方戏剧教育精髓,全力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戏剧教育体系,打造中国原创儿童剧系列,建立“以书籍为根,以音乐为茎,以戏剧为花,以育儿为果”的布谷鸟国际儿童书店的新书店生态体系。目前拥有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原创中国历史文化儿童剧《贤者的力量》《博约通典·成语十二说》《十二则成语故事之古语新说》、原创儿童剧《团仔圆妞》、国内首档安防动画剧《大吉成长记》等儿童剧目版权。
主创制作团队
总顾问:顾秀莲
出品人:都海江 钟碧珍
总策划:闫宏斌
总监制:娄玮 王跃工 任万平 朱鸿文 赵国英 罗先良 李峻
监 制:陈连营 李滨 员恒 江英 高弘洋
文博顾问:果美侠 于子勇 苏怡 严勇 程同根 徐婉玲 刘国梁
艺术顾问:邹为
文学顾问:冯俐
音乐顾问:谢嘉幸
技艺指导:郝婧
剧目题字:董正贺
“一甪平安”题笔:都本基
制作人:史志莉
总导演:薛森予
编剧:孙悦
戏剧导演/作词:沈力行
舞美设计:任思远
灯光设计:杨帆
作曲:章澍
多媒体监制:包尔温
多媒体设计:徐佳彧
执行制作:崔一凡
宣传统筹:姜倩倩 许佳 沈晨 张林 赵嘉慧
服装设计:王钰宽
造型设计:耆娜
道具设计:周泽伟
形体设计/舞蹈编导:杨瑾
表演指导:金珊
舞台监督:杨香义 汤梦婷
音响操控:王扬
裸眼3D动画
动画指导:王洪明
形象设计:倪敏锦
3D模型:佟盛明
动画制作:姚俊卿
剧目专家点评
国家一级编剧、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欧阳逸冰:故宫首部儿童剧的出现意味深长,它让我们看到故宫正把头低下来,用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和几岁的孩子心连心手拉手,进行着平等、美好又温馨的交流。拥抱孩子就是拥抱未来,这不仅是故宫一个单位在文化传播方面所做的一次尝试,更代表着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少年相结合的尝试,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该剧没有拘泥于以某个历史片段展示故宫,而是通过整体的视野,把空间和时间有机融合,更全面地展现故宫风貌,这将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故宫。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这部别致又独出心裁的作品,将文化内涵和科技助推紧密关联,这是博物馆实践战略思维的一大创新举措。
《中国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甪端》是一部真正由故宫在用心讲述故宫自己的故事的作品,该题材呈现着不一样的文化格局和戏剧格局。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钱炜:这是一部适合亲子家庭共赏的儿童剧,该剧的主题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从娱乐性、知识性到美育教育、情感教育乃至生命教育等多方面都有着深刻的阐释。
3、演出票(纸质票、电子票)是观众进入剧场观看演出的唯一有效凭证,请您务必妥善保管。因演出票特殊性,所有演出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不记名、不挂失、不补办,请您见谅。实名制演出票及特殊优惠票持有者,须出示票面上标注的身份证件,人、证、票合一方可入场。
4、电子票可兑换纸质票,如需兑换,请您于演出开演前至闽南大戏院售票厅兑换纸质票后从3号门检票入场。请您保持票张完整、清洁。正(副)联缺失,或者擅自涂改、遮挡票面内容的,均视为无效票谢绝入场。
5、包括儿童在内,所有观众入场均需一人一票,请对号入座,不可跨层入座。如非该场次有特别说明,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专场除外),1.2米以上儿童请在家长带领下凭票入场。开演前60分钟可检票入场,请您预留足够时间,避免迟到影响您和他人观演。根据团方不同要求,迟到观众可能需要等候,请听从剧场工作人员指引入场。
6、以上须知内容如与个别演出场次要求发生冲突时,则以该场演出具体要求为准。
7、任何购买、持有或使用演出票的人均被认为已阅读、理解并接受以上条款。
客服电话:400-880-2281
本场电子票可兑换纸质票,如需兑换,请您于演出开演前至闽南大戏院售票厅兑换纸质票后从3号门检票入场。请您保持票张完整、清洁。正(副)联缺失,或者擅自涂改、遮挡票面内容的,均视为无效票谢绝入场。
观演须知
为营造安全、有序、良好的观演环境和氛围,保障您和他人的观演权益,以下观演须知,请您仔细阅读并遵守:
1、剧场内不可吸烟,禁止明火。请勿携带易燃易爆品、危险品进入剧场,自觉接受安检。请勿携带零食、有色饮料、塑料袋及易发出噪声的物品进入观众厅。所有携带入场的物品和大件行李,请在前厅的自助智能存包柜处寄存,待演出结束后取回。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2、进入观众厅前请将手机调至静音。迟到的观众请在观众厅门口等候,待曲间(幕间)由工作人员引导入场。
3、演出开始后,请保持安静,请勿在场内随意走动和大声喧哗。带小孩的家长请留意您的孩子保持安静,如果有哭闹等情况请及时带离观众席进行安抚。
4、一般情况下,演出中途需要离场的观众,请在乐章结束或幕间再离开座位。中场休息或需要暂时离开时,请记得携带票券,便于顺利返回,继续欣赏演出。
5、手机、相机等设备的闪光灯或者快门声,将会影响表演者发挥并妨碍其他观众欣赏。未经允许,演出期间禁止观众拍照、摄录。这是对演出者、全体观众和版权方相关权益的保护和尊重。
6、为避免危险发生,请勿翻越剧院设置的警戒带、礼宾杆(带),不可触摸演出设备和私上舞台。